农历5月13 雨节-凯发k8官网
农历五月十三日为雨节,又称下雨节、竹醉日,传说是黄帝诞辰。俗语“大旱三年,也忘不了五月十三”。
雨节,山东民间又传说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。鄄城传说,这天还是关公单刀赴会之日,赴会之前要磨刀。梁山传说此日“关公磨刀斩小妖”。临沂传说,这一天一般都有雷声,乃是关老爷的霍霍磨刀声。淄川传说,“五月十三,关老爷磨刀杀许三。”磨刀要用水,所以要下雨。这天往往下雨,所以民谣唱道:“大旱不过五月十三。”
民间以为,如果五月十三这天不下雨,而且骄阳似火,说明这一年一定是大旱之年。旧时,一些地区往往举行祈雨仪式,以郓城最为隆重。郓城上至知县,下至百姓,都要参加祈雨仪式。县志记载,从明代以来,有几十个知县祈过雨。民间祈雨的形式多种多样,主要是请大王、佛爷和关老爷显灵。民间把宋代因不满贾似道当政投水而死的谢绪尊为大王。据说,他生时关心人民疾苦,死后,百姓有求必应。
请大王显灵的仪式十分别致,人们把一条小蛇放在铺着黄表纸的盘子里,供在神棚里,然后焚香烧纸,叩头祈祷。请关老爷显灵的仪式比较复杂,也比较常见,把关帝塑像搬到烈日下曝晒一段时间,然后用水浇湿塑像。如果塑像太大,不易搬动,就代之以“扫佛”等活动。
在诸城,“雨节”的到来,标志着干旱的春天已远去,潮湿温润的天气多了,多雨的夏季来临。一个生机盎然、充满希望的田野会让老农心怀梦想、绽放笑脸。
在诸城,关于雨节的传说很多,其中流传最广的大致有两个:一个是虞舜祭天祁雨,另一个是没尾巴老李生日。
要说虞舜祭天祁雨,还要从尧王选贤禅让说起。
我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之说,“三皇”是指伏羲、燧人、神农,“五帝”是指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唐尧、虞舜。其中这五帝之一的虞舜就出生在诸城境内的诸冯村。
却说唐尧老了,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,谁是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呢?这很让他费脑子。以后的日子,为了能找到让他趁心放心的人,他便微服私访。正当他精疲力尽、忧心忡忡、满脸失望之际。从遥远的东方九夷之一的风夷部落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:当地的首领舜是一位能人。此人家住株风(后演为诸冯)村,他在大旱之年的暮春之际,亲自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祭天祁雨,虞舜整整跪了三天三夜呀,当时场面宏大,气势磅礴,一时感天动地,声名远播。唐尧在秘密考察中发现,舜的治下民风淳朴,路不拾遗,生产力在当时的各部落很是先进发达。人们捕鱼狞猎,制陶种地,生活安居乐业。如此,唐尧下了选定舜作为接班人的决心。
这个传说在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心中曾是一段千秋佳话,在此我就不说了。家乡人为记念虞舜的功德无量,年年在暮春举行盛大的活动,后来就有人把五月十三日这天定为“雨节”。
没尾巴老李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的更离奇。说是现今盘踞黑龙江的黑龙是诸城籍的没尾巴老李,五月十三日这天是他的生日。传说,很久很久以前,胡兰村就以李姓为主。这李家二哥与媳妇儿年青恩爱。却搁不住四个孩子都未成年,拖家带口的日子本来就过的艰难,却又赶上连年大旱,颗粒无收的岁月何止是提襟见肘呀。暮春时节青黄不接,四个孩子挖野菜都难充饥,李二嫂却又要临产。李二哥走投无路之际想卖儿卖女,看看四个惹人爱怜的孩子,儿子长得浓眉大眼象爹,闺女个个水灵秀气象娘,正当踌躇之际,被李二嫂看穿心思。李二嫂一声:“她爹,不能啊!”便感到阵阵强烈的胎动,李二哥眼看着媳妇儿要分娩,再顾不得什么。伴随着窗外的电闪雷鸣,一个孩子又呱呱坠地,老天爷下雨了。
可是随着孩子的落地,只听姥娘婆大叫一声昏死过去,这下惊起了在屋门口抽闷烟的李二哥。他进屋一看,炕上的孩子黑不溜秋的,竟是个人头蛇身的怪物。恶向胆边生,恨从心中来,伸手摸过菜刀,说时迟那时快,“咔嚓”一声,砍下一段尾巴,与此同时,没尾巴老李腾空而飞,跃出屋外,在院子上空乘风搏雨转了两圈,又忽然落地,头朝里尾朝外,卧在地上像是跪拜,然后腾空而去。
这时,全家人惊魂未定,不知是福是祸。
第二年的五月十三又开始下雨,如瓢泼的雨越下越大让人感到害怕,有人看见一条无尾小龙在大雨的天空中游来游去,李二嫂害怕小龙降罪于自己男人,就把砍龙尾的菜刀扔了出去,她说:“孩子,有罪就降到为娘的头上来吧,你爹要养活你的四个哥哥姐姐呀!”说来也怪,雨竟停了。从此以后,家乡的老太太们只要看见雨下得太大有些过份了,就会把刀扔到院子里,而雨便会渐渐停。人们猜测,或许是小龙牢记了一刀之苦害怕了,或许是小龙见刀就知道雨够了。因为这小龙是老李家的最后一胎,又是被砍了尾巴,所以诸城人都叫他没尾巴老李。
如今,没尾巴老李的父母早已做古风化,但他却年年不忘在这五月十三日回乡祭奠,阴雨涟涟那是没尾巴老李的思乡之泪、感恩之心呀,家乡竟有了“大旱三年,也忘不了五月十三”的俗语。
雨节也是黑龙江区域的一个特殊节日,这个节日在每年农历五月十三,民间传为关老爷单刀赴会时的磨刀日。这一天必有雷雨,所以民间俗谚云:“大旱不过五月十三。”
每逢这个节日,关帝庙都要举办盛大的庙会,热闹非凡。庙会又称“庙市”,早在隋唐时期就兴起,到明清尤盛。宁古塔地区有东关帝庙,又称“东老爷庙”,建于康熙四年(1665年)。届时举行庙会,官衙商铺,士农工商、城乡居民都上庙致祭,搭台唱戏,各种商贩都来赶庙会。西关帝庙,又称“西老爷庙”,乾隆四年(1739年)建庙,也是山西人的山西会馆。主殿供奉关圣、关平、周仓,马殿供奉马神,庙前有砖木结构的戏楼。
据传,盖这戏楼的时候,戏楼前有根过粱,庙董率众人敲锣打鼓来为过梁挂彩,过梁架上去时才发现,两端各差二指。正在众人不解之时,就见木匠老师傅拿出一块木料,刷刷几斧子,砍出两个木人,抡斧把木人楔入,严丝不差!庙董问木匠师傅,答曰:“此为黑丑和白丑。”油彩成型,两个木人鲜活异常,滑稽可爱。此事轰动城乡,都来看“黑丑和白丑”。
据传,道光十八年(1838年)春天,宁古塔(今依兰县)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,宁古塔副都统乌尔德善,率全城士农工商百姓于五月十三雨节,在西关帝庙举办祈雨庙会,从此年年举办,不旱也办,遂成习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