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种友谊,叫元稹和白居易-凯发k8官网
唐代诗坛,有这么一对极品好友,诗词唱和三十余年,往来诗篇千首,志同道合,惺惺相惜,那就是世称“元白”的元稹和白居易。
公元803年,24岁的元稹与大他7岁的白居易,一起考上了公务员,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,从此命运将二人联系在一起,无论是遭遇贬谪的事业低谷,亦或是亲人故去的脆弱关头,二人都相互陪伴,不离不弃,成为患难见真情的模范好友。
公元806年,元稹因触犯权贵被贬河南,不久收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,于是回家丁忧。元稹跟母亲感情很深,八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,是母亲一个人把他拉扯长大,家庭贫困上不起学,他的知识都是母亲教的。
元稹回家丁忧后又没了俸禄,让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。耿直的白居易挺身而出:你没工资,我养你呀,伯母的墓志铭,我来写吧。
这份深情,元稹记在心里。5年后,白居易的母亲病逝,墓志铭是由元稹写的。当时元稹被贬江陵,无法亲自吊丧,委派侄子专程前往代表自己吊祭。深知好兄弟守丧期间经济拮据,虽然自己手头也不宽裕,却三次寄钱资助白居易,总计有二十万。
关于这一段,白居易在《寄元九》一诗中这样说的:
三寄衣食资,数盈二十万。
岂是贪衣食?感君心缱绻。
二十万对元稹来说多不多?在白居易同时期创作的诗中可以找到参考:“俸钱四五万,月可奉晨昏”。此时的白居易是京兆尹户曹参军,是个负责民政和财政的京官,他个人对此十分满意,所以才写了暴露工资的《初除户曹,喜而言志》一诗。
而元稹呢,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,在地方老老实实做人。就算二人工资相当,二十万也相当于元稹小半年的工资。
元稹和白居易都在官场混得很不容易,公元815年,这对难兄难弟都遭遇了事业不顺,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,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,二人都为对方的遭遇打抱不平。
那年三月底,元稹启程赴任,白居易一直送他到长安西边的蒲池村,两人在此借宿一晚,借酒消愁,次日才依依不舍地分别。元稹赠诗白居易:“今朝相送自同游,酒语诗情替别愁。忽到沣西总回去,一身骑马向通州。”
白居易回复元稹:“蒲池村里匆匆别,澧水桥边兀兀回。行到城门残酒醒,万重离恨一时来。”总之一句话,我舍不得你呀!
这年秋天,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,听此消息,元稹气到从病床上跳起来,你可以对不起我,但不能对不起我兄弟。这段著名的打抱不平,大家在语文课本里应该听过。
《闻乐天授江州司马》
残灯无焰影幢幢,此夕闻君谪九江。
垂死病中惊坐起,暗风吹雨入寒窗。
元稹和白居易,绝对不是塑料朋友。
白居易想念元稹了,就写信给元稹,“可道眼前光景恶,其如难见故人何。”(《早春忆微之》);元稹收到信读完,立即回复白居易,“同受新年不同赏,无由缩地欲如何?”(《和乐天早春见寄》)
白居易给元稹写信,总有说不完的话,常常舍不得停笔,一看天都快亮了,才暂且打住:“心绪万端书两纸,欲封重读意迟迟。五声宫漏初鸣夜,一点窗灯欲灭时。” (《禁中夜作,书与元九》)如果你见到元稹一反常态眼泪汪汪,不必感到意外,可能是收到了白居易的快递:“远信入门先有泪,妻惊女哭问何如。寻常不省曾如此,应是江州司马书。”(《得乐天书》)
这对好朋友,就是这样一唱一和三十多年,并且非常讲究,在专业能力上彼此促进,不是随便瞎聊。每每收到对方寄来的诗,都要仔细研究韵脚,对仗工整地进行回复。
再好的朋友,也有面临离别的一天,有的是走着走着走散了,从此成为陌路,有的是生命走到了尽头,再也不能共同进退了。
公元831年,元稹病逝于武昌,消息传来,白居易哭了。“今在岂有相逢日,未死应无暂忘时。从此三篇收泪后,终身无复更吟诗。” 始以诗交,终以诗诀,白居易为他最好的朋友元稹写下祭文,“死生契阔者三十载,歌诗唱和者九百章,播於人间,今不复叙。”
今日再读“元白”诗,可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。